6月25日,以色列对伊朗德黑兰进行空袭,造成多栋住宅楼损毁。6月28日,伊朗在首都德黑兰为牺牲的军事指挥官和科学家举行国葬。媒体报道称,在此次冲突中遇害的核科学家包括伊朗伊斯兰阿扎德大学校长、理论物理学家穆罕默德·迈赫迪·特赫兰奇以及曾任伊朗原子能组织负责人的核工程师费雷敦·阿巴西-达瓦尼等人。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声称,此次袭击已使伊朗的核计划推迟了数年。前政府官员和专家认为,袭击重创了伊朗快速推进核武器研发的能力。截至以伊此轮冲突停火生效时,至少11名遇害科学家中的多数人曾直接参与核弹头组件的测试与建造工作,包括引爆系统、高能炸药以及触发链式反应的中子源等关键部件。
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表示,伊朗始终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忠实成员,坚持在国际法框架下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并无意寻求核武器。美国反扩散事务前国家安全主任埃里克·布鲁尔分析指出,若只是随时间推移缓慢流失专业人才,尚有缓冲余地来培养替代者。但若正全力推进核武研制,这种人才损失将造成更严重的冲击。
尽管以色列暗杀了多名核科学家,但伊朗仍拥有大批在该领域工作多年的科研人员。以色列于6月12日晚间至13日凌晨发动名为“纳尼亚”的行动,采用一种“特殊武器”暗杀了伊朗10名核科学家中的9人。第10名核科学家在其他9名科学家死后不久也被杀。这些核科学家都是在睡觉时被杀害的,以色列多年来一直在密切跟踪伊朗核科学家的动向,此次被杀的10名核科学家在去年11月被列入暗杀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