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有网友反映浙江宁波余姚市姚北实验学校食堂的绞肉机中有大量蠕动的活蛆。当天晚上,余姚市联合调查组通报称情况属实,原因是绞肉机在上次使用后未按要求及时规范清洗。目前,学校已对食堂进行全面消杀和清理。
大量蛆虫蠕动的画面让人反胃,而学校的反应更加令人担忧。媒体曝光了学校处置的现场视频,一位疑似校领导的男子表示很痛心,并希望家长不要将此事发到抖音、小红书和朋友圈。讲话者在试图解释时显得心虚且不知所言。
食堂绞肉机出现蛆虫被家长现场发现,“捂”成了下意识动作,但最终未能掩盖问题。事实证明,出了卫生安全问题,应反思和整改,而不是想着“捂”,否则只会越捂越“臭”。
这次事件是家长在陪餐时进入食堂后厨发现的,再次凸显了家长陪餐制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家长主动查看和勇敢曝光,很难想象学校食堂的卫生问题会有多严重。教育部门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建立家长陪餐制度,各地各学校应积极落实,不能走形式。
社会对校园餐的要求已经从“吃得饱”转变为“卫生、安全、可口、营养健康”。如果连最基本的卫生都过不了关,又如何让家长相信校园餐能够保证孩子的健康?食品安全无小事,尤其是校园食品安全直接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相关卫生要求和标准流程必须严格执行,不能有丝毫懈怠。
通报中提到,绞肉机生蛆的直接原因是“未按要求及时规范清洗”,但这不仅仅是某个基层员工或环节的问题。从事情发生到处理过程,暴露出学校管理思维也存在问题,需要严厉处罚和全面整顿。
去年11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强调校园食品安全要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校长应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姚北实验学校来说,通报不是终点,必须彻查校园食品安全隐患,追究责任到人,以儆效尤。
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各地各校应高度重视食堂卫生安全,全面检视各个环节,查漏补缺,防患于未然,确保孩子们吃得卫生、营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