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平均每两分钟就会发现三名结核病患者,而50%到70%的结核病传播发生在诊断之前。针对结核潜伏感染中高风险人群开展的预防性治疗(TPT)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遏制结核病的支柱性措施”。然而,传统预防治疗方案疗程长、副作用多,导致患者依从性差,严重影响了其效果和覆盖率。
近日,中国研究人员发布了一项最新原创性研究,有望将全球结核病预防性治疗周期由三个月缩短至一个月。相较于世卫组织推荐的现行短疗程预防性治疗方案,这一“中国版”超短疗程方案还有望进一步降低治疗药物的副作用。
这项研究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教授团队发起,并在《新兴微生物和感染》杂志上发表题为“新型短程利福喷丁和异烟肼方案预防性治疗中国矽肺病患者结核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试点研究”的文章。该研究首次公布了全新超短程结核预防治疗方案(1H3P3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
结核病患者的预防性治疗主要针对可能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并有发病风险的个体。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常见的化药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和利福喷丁,这些药物与结核病患者常用药物存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