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在沙特阿拉伯吉达,美国和乌克兰代表团举行了会谈。5月1日,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根据泽连斯基总统与特朗普总统达成的协议,她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共同签署了《美乌重建投资基金成立协议》,即此前各界所称的“矿产协议”。这场持续数月、备受关注的谈判终于结束,为美乌两国未来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这次矿产协议谈判体现了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后的外交理念。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改变了之前拜登政府对乌克兰大规模援助的做法,转而寻求实质性的经济回报,开发乌克兰的矿产资源。特朗普需要一个能够确保美国获得实际经济利益的协议,以彰显其价值观并回报支持他的经济民族主义势力。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的风格更加咄咄逼人,偏好极限施压,甚至不顾国际外交准则。在2月份的谈判中,特朗普团队曾通过“没有穿西装”等细节羞辱乌克兰总统。
此次协议达成也证明了特朗普政府的外交依然具有强烈的“交易型”色彩。这种行事风格有助于商业谈判中的利益争夺,但在涉及国家重大安全利益的问题上难以复制。商业利益可以被分割,但国家安全利益往往难以分割,且一方达成协议的权限会受限。
尽管乌克兰是弱势一方,但在面对美方的强大压力下表现出了顽强的斗争精神。即使美国停止军事援助和情报支持,乌克兰也没有轻易让步。从目前公布的协议内容来看,尽管美国未能承诺提供明确的安全保障,但乌克兰确保了本国政府对该协议内容的主导地位。协议明确规定矿产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依旧归属于乌克兰,双方以50%对50%平等股权共同管理基金,未涉及乌克兰国内的私有化进程或国有企业管理的变动。此外,协议未提及乌克兰对美国的债务义务,相关盈利将优先用于乌克兰的对俄作战或国内经济恢复。
乌克兰能够硬刚美国的原因在于其国内的高度团结,尤其是对泽连斯基总统的支持。面对美国对泽连斯基合法性的质疑,乌克兰议会高票通过禁止战时选举议案,支持泽连斯基继续履行总统职务。此外,乌克兰成功团结欧盟和其他西方国家,获得了他们的军事援助和情报支持。乌克兰军队能够在不依赖美国的情况下持续抵抗俄罗斯的军事进攻,这也增加了乌克兰在谈判中的底气。
协议达成后,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或将迅速重启,美乌两国在经济领域也将深度捆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将进一步加大在乌克兰的筹码,俄乌冲突可能会迎来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