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关于“本升专”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根据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发布的2025年单独考试招生章程,该校的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将面向本科毕业生招生,计划招收135人,毕业后发放专科毕业证。
校方表示,这一招生设置是基于市场需求。工作人员解释称,铁路局等用人单位对这些专业的学生有较高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养要求,传统专科生源可能难以满足需求。虽然这类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可能被优先考虑,但并不保证百分百分配工作,仍需通过选拔。据了解,作为全国铁路系统首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该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0%以上,超过半数毕业生通过校园渠道进入国铁集团、各地地铁公司等优质企业。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陈志文指出,这种现象应从产业需求角度理解。他提到,德国职业教育发达是因为高端制造业需要高层次技能人才,同样,中国高铁产业也需要更高层次的技术人才。他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依赖于产业支撑,不应简单地指责学生或家长的观念问题。
“本升专”和“学历倒挂”等话题背后反映了公众对教育路径的传统认知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冲突。校方多次澄清这不是“学历降级”,陈志文也强调不必过度放大这一事件的象征意义。部分本科生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实际上是追求就业确定性的务实选择,这次讨论也是重新认识职业教育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