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下班后微信加班公司被判赔9万 隐性加班获认可【今日】《56之窗网》
标王 热搜: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桂林市  五角大楼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热点文章 » 正文

高管下班后微信加班公司被判赔9万 隐性加班获认可【今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01 00:27:52  来源:互联网  作者:56之窗网  浏览次数:3

休息时间用微信回复工作算加班吗?2021年起,李女士入职某公司担任高管,在职期间经常利用下班、周末及假日等休息时间处理工作。离职后,她将前公司告上仲裁机构要求支付加班费。仲裁裁决后,公司不服,向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声称未经批准的加班不算加班。最终法院依法判决公司支付加班费9万元。

高管下班后微信加班公司被判赔9万

2021年,李女士入职某公司并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作期间,她常在休息时间收到公司高层领导发来的微信消息,包括回复工作指令、修改方案等,并按要求完成相应工作。2023年下半年,因公司业务调整,李女士与公司就离职一事进行协商。她要求公司支付休息日的加班工资,共计12万元,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2024年4月,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受理了公司与李女士的劳动争议纠纷案。法庭上,公司辩称加班须经过审核确认,否则不视为加班。李女士从入职至解除劳动合同期间未提出加班申请,其主管领导也从未安排过加班,她本人也从未向公司人事部门申请补报加班时长或调休。

经审理,法院认为虽然双方的劳动合同实行标准工时制,但根据李女士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相关文件制度、工作事项统计表等证据证明她在休息时间回复工作相关问题,且已超出简单沟通范畴,需要进行实质性处理。因此,对于她在工作时间之外处理工作事项的时长应当认定为加班时长。最终,法院判决公司向李女士支付2021年至2023年的加班费9万元。该公司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

承办法官表示,随着经济发展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劳动者工作模式越来越灵活,可以通过电脑、手机随时随地提供劳动,不再拘束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地点。特别是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以外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开展工作的情况并不鲜见。对于此类隐性加班问题,不能仅因劳动者未在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工作未经审批而否定加班,应综合考虑劳动者是否提供了实质工作内容来认定加班情况。如果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工作超出一般简单沟通的范畴,付出实质性劳动内容,或者使用社交软件工作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明显占用了劳动者休息时间,应当认定为加班。

法官提醒,随着数字化办公普及,“隐形加班”现象频发。劳动者应注意留存加班证据(如聊天记录、任务交付记录等),用人单位也应规范用工管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高管下班后微信加班公司被判赔9万 隐性加班获认可【今日】】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网。
 

本文地址:http://hot1.ffsy56.com/newsdetail1864302.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56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56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推荐图文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新闻投稿、广告联系客服QQ:344287590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