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洱海管理局针对一线工作人员和部分群众反映的洱海部分湖湾岸滩,尤其是下风向区域出现少量鱼类死亡的情况作出回应。在冬春交替季节,由于气温水温变化以及繁殖产卵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鱼类容易出现少量死亡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越冬综合症”。
冬季时,洱海水温降至12℃以下,鱼类代谢速率显著降低,摄食减少甚至停止,主要依靠体内储存的脂肪和蛋白质维持生命活动。经过整个冬天后,鱼类体内的能量储备大幅下降,免疫力减弱。春季来临时,随着水温逐渐回升,鱼类的代谢需求突然增加,一些个体因能量耗尽或代谢紊乱而死亡。此外,春季也是洱海鱼类进入产卵期的时间,在产卵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部分鱼在产卵后因能量衰竭而死亡。
今年春季洱海流域出现了明显的“倒春寒”现象,冷暖空气频繁交替导致水温变化较快,使得鱼类难以适应这种时冷时热的环境,机能进一步减弱。另外,洱海近期阵性大风频发,风浪较大,在近岸产卵的鱼类极易受伤死亡。
大理州洱海管理局表示,“越冬综合症”属于自然现象,并将密切关注和持续监测这一情况。目前,当地已加强洱海近岸保洁工作,及时清理死亡鱼类,以防止其腐解影响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