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寺内的国槐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古树是自然界的“活化石”,也是游子的乡愁寄托。这些历经沧桑的古树,散布于城市和乡村,记录着自然的年轮,见证着人世的变化。
今年3月1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将正式施行,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根据规划,今年将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首次对国有林区原始林分和自然保护区的古树进行普查。
《条例》的出台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长期实践上升到法规层面,为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创造法治条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副司长刘丽莉表示,通过第三次普查完善资源数据库,便于精细化管理。国家林草局将制定普查工作方案,争取用3年时间完成普查,并及时向社会发布结果。
与前两次普查不同,第三轮普查将首次覆盖国有林区原始林分和自然保护区。相关部门将利用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手段,掌握这些区域的资源状况,以古树群形式分类加以整体保护。河南省林业局生态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家层面正在制定普查方案,方案出台后,河南省也将制定本省的普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