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细化猥亵行为界定
一位广东的读者反映,她在地铁上遭遇了猥亵行为。当时她正忙着上班,没有注意到腿上有不明液体,直到出站后才意识到可能遭遇了猥亵。尽管她穿着大衣,身上没有暴露的地方,但还是遇到了这种情况。她最终选择了报警处理,警方已立案侦查。
类似的猥亵事件时有发生。2023年夏季,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夏季地铁公交猥亵妇女案件专项攻坚,破获相关案件1070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00余名。尽管有不少“咸猪手”被抓获并惩处,但也有些因为受害者未及时报警或证据不足而逃脱法律制裁。不少人表示,车上环境拥挤嘈杂,收集证据困难,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恃无恐。
在北京工作的汪女士几天前也遭遇了类似情况。一名男子在地铁上紧贴着她站着,多次故意触碰她的臀部和大腿。汪女士试图录下对方的行为,但因急着上班未能拍到关键证据,最终没有选择报警。
多位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曾有过被猥亵的经历。一些受害者将经历分享在社交平台上,引发更多人的共鸣。尽管公安机关持续打击此类行为,但现实中猥亵行为仍不断发生。一些受害者因赶时间、避免冲突或不懂如何处理,往往选择不再追究,咽下委屈。
专家指出,对于发生在公共交通上的猥亵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都有明确规制,但由于受害者取证难、猥亵行为定义不清、对猥亵行为人处罚力度较弱等问题,导致对该行为的打击治理存在一定难度。建议完善法律法规,细化对猥亵行为的界定,提高打击力度;同时在取证环节下功夫,完善监控设备,提高见警率,实现对不法行为的及时发现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