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拍密录、窃听定位、秘密传输......在谍战影视文学作品中,种种神秘又强大的间谍器材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身边不起眼的日常用品里也可能暗藏玄机,它可能是一支钢笔、一个打火机、一个纸巾盒,在境外间谍手里,就成为了威胁我国家安全的工具。
“小玩意”背后的“玄机”
钢笔?相机!
内置了隐藏镜头的钢笔摇身一变,可能成为间谍人员窃照涉密文件的重要工具。
打火机?窃听器!
安装了窃听装置的打火机,可能在“电光火石”之间给间谍窃听提供便利。
蜻蜓?无人机!
这种微型的空中无人机外观和昆虫相差无几,它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迷你设备进行情报搜集。
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小玩意”,正是因为具备窃听、窃照、传感、传输等“隐藏功能”,可能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实施渗透窃密活动的工具。一旦这些器材被用于间谍活动,就成为了专用间谍器材,进而威胁我国家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实施细则》规定:“专用间谍器材”,是指进行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下列器材:(一)暗藏式窃听、窃照器材;(二)突发式收发报机、一次性密码本、密写工具;(三)用于获取情报的电子监听、截收器材;(四)其他专用间谍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