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消息,11月17日,以“教育数字化与学习型大国建设”为主题的2023(第二十二届)中国远程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
消息提到,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致辞。他指出,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与世界范围内数字时代浪潮发生历史性交汇,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有效应对的严峻挑战。当前,我们形成了数字教育发展理念,开辟了师生教与学的新空间,打造了世界最大的数字教育资源库,找到了重大任务落地的新抓手,深化了数字教育国际合作。他表示,发展数字教育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应有之志、应尽之责、应立之功。他希望,未来,要转变思想理念,深化平台应用、强化数据赋能、服务终身学习,为推进数字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上述消息显示,此前担任厦门大学副校长的周大旺已调任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
公开履历显示,周大旺出生于1976年1月,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
1998年获厦门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2002年获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生化系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美国耶希瓦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博士学位。
2006年至2009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后担任哈佛大学医学院讲师。
2011年,在美国待了近12年的周大旺,回到厦大,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担任教授。
谈及为什么回国,周大旺坦言,随着国家对青年科研人才的重视和研发投入的急剧增加,中国将步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急需大量的人才,他希望自己多年所学可以贡献给祖国建设。当年,数千名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报名申请,最终只有143人成功入选。
厦大官网2018年曾刊文《恪守初心 执着追梦——记生命科学学院周大旺教授》介绍周大旺。文中提到,回到厦大后,周大旺继续从事他在美国的前沿研究——研究Hippo信号通路在组织稳态维持的功能机制,深入探讨该通路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以及其失控导致炎症发生、肝脏等器官的再生重塑障碍、癌症发生的致病机理和靶向干预的策略。
探索科研之路荆棘遍布,但他一路前进,以身作则,潜心科研几近“疯狂”状态,长时间一周七天无休,这样的全身心投入也换来了累累硕果。他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多家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工作内容被多个Nature Reviews刊物进行专题评述。他在哈佛时的导师也看到他在厦大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表示“十分震惊,也感到很欣慰”。
在被问及对未来的期望时,他真切地说,“前辈艰苦奋斗成就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大发展,我们也应为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争分夺秒,奋斗终生。”
2012年,周大旺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在担任副院长期间,周大旺分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他十分重视拔尖人才培养,因此制定和实施拔尖班的选拔机制、培养模式、年度考核和动态进出方案。同时,牵头学院理论教学部和实验教学部多次调研,整合和精简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系统性和连贯性,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科研、投入科研工作。
2017年,周大旺升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20年被任命为厦门大学副校长,后任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至此番履新。
据教育部官网,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的职责为:规划、指导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协调、指导高等学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及高等学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类科技计划的实施工作;组织、指导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建设和产学研结合等工作;承担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