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三书:和读者一起,发现并激活这些古诗_社会新闻_行业资讯_56之窗网
标王 热搜: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桂林市  五角大楼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专访|三书:和读者一起,发现并激活这些古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26 23:04:58  来源:互联网  作者:56之窗网  浏览次数:99

三书自述

我也是读者,读者也是作者

我问马栗塔状的花簇:“你们的美是用来享受,文学也是如此,对吗?”它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多年来,我有抄诗的习惯,并非坚持,而是和饮食嗜好一样,抄诗已成为生命的本能需要。知足常乐,这句规劝可用于节制物欲,但对于精神体验,我们最好还是贪婪一点。遇到心爱的诗,我不仅会把它背下来据为己有,更要抄在本子上,一遍一遍地咀嚼,好诗是可以吃的。特别是汉语诗,字词的音和形同样重要,耳聆其音目视其形,会调动你更丰富的联想。

从私人手抄本上开始选,从我最爱的那些诗开始。我想,这么好的诗,读者应该也会喜欢的,万一不喜欢,那就是我读的方法不对,或者我的文字太乏味。所以,责任和压力都在我这边。

怎么读?我的理论是凭直觉。我自己怎么爱一首诗,就怎么把这首诗分享给读者,不是对诗的阐释和理解,而是分享对诗的体验。读诗应当是审美的过程,应当以诗的感觉读诗,给读者启发和灵感,以及适当的留白。

定性之后,我对自己提出了三点要求,并写在小纸片上,每次写的时候,就摊在面前作为提醒,避免写作自动打滑,避免说出空话套话:1、说人话,说自己的话。2、写最重要、最本质的话。3、向潜意识挖掘,写未知的。

这三点提醒不仅对读诗,对所有的写作都适用,而且事实证明也很管用。至少写的时候可以监视自己,最大限度地减少偏离文本的漫天跑马,或不着边际的鸡汤八卦。

读诗是美学体验,基于这一认知,读的时候尽量撇开文学史,非必要不唠叨作家生平。你可以爱一首诗而不必懂它,更可与一首诗心有灵犀而不必调查作者的经历。

对于从小被灌输的八股式读法,诸如“反映了……”“抒发了……之情”“采用了……手法(手段)”“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等等,相信我们都深恶痛绝。我们感觉被教条化,感觉自己没有被表达,甚至感觉被侮辱了。

 

  以上就是【专访|三书:和读者一起,发现并激活这些古诗】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网。
 

本文地址:http://hot1.ffsy56.com/newsdetail1657474.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56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56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推荐图文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新闻投稿、广告联系客服QQ:344287590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