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张扬对话王亚平:因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56之窗网》
标王 热搜: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桂林市  五角大楼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新华社记者张扬对话王亚平:因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15 01:53:25  来源:互联网  作者:56之窗网  浏览次数:135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6日发射,飞行乘组由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3名航天员组成。

新华社记者张扬此前专访了航天员王亚平。她对空间站任务有何畅想?给自己女儿许下了怎样的承诺?对再上太空又有着怎样的目标和期待?请跟随记者张扬,一起走进王亚平关于“梦想与热爱”的奋斗故事。

新华社记者张扬对话王亚平:因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

空间站任务的航天食品种类丰富,能做到一个星期不重样

记者:对于空间站任务的太空食品是否增添了“新菜”?

王亚平:我们空间站任务的食品周期为一周。食品种类在一周里基本不重样。从一开始只能吃压缩饼干和巧克力,到现在有上百种食品,航天员在太空的饮食有了很大改变。

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着装更加多样,会专门配备节日服

记者:是否会对航天员在空间站里穿的衣服有严格的要求?

王亚平:我们会配备很多种类的衣服,如舱内工作服、休闲服等。你可能想象不到,由于空间站任务时间较长,会赶上春节等节日,我们还会专门配有节日服。在我看来,在空间站过节反而更有仪式感。此外,由于太空所处失重环境,我们在太空的各类衣服将按照周期配换。

太空的失重环境使航天员出镜自带“美颜”效果

记者:我看到您在“神十”任务进行太空授课时,不仅讲授内容精彩,整个人的状态也非常好。您是怎样做到的?

王亚平:我们有时会开玩笑讲,太空是自带“美颜”功能的。由于我们所处的失重环境,就像是做了面部“拉皮”一样,所以状态会显得特别好。

身处太空,有些东西在心中会变得“很小”,有些东西则会变得“很大”

记者:您曾在2013年到过太空,当时在您眼中,太空的神奇之处有哪些?

王亚平:在人的身体感知层面,太空和地面最大的区别就是失重的状态;同时,太空对你的视觉冲击同样巨大。“太空究竟是什么模样?从那里看地球又会是怎样的感受?”我此前曾很多次幻想着这样的场景,但当我真正置身于此时,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震撼”——从太空看地球,你会感受到一种生命力。地球有它独特的气质、变幻的表情、神秘的色彩,你会感受到它的壮美和辽阔。

人们说“距离能产生大爱”,的确如此。身处太空,你所见到的世界会让你得到升华——在你心中,有很多东西会变得“很小”,比如得失;有很多东西则变得“很大”,比如对家人、对祖国的爱和牵挂。

对航天员来讲,空间站任务是全新的——飞行时间更长、技术状态更新、任务难度也更大

记者:这次空间站任务和“神十”任务相比,有哪些不同和挑战?

王亚平:对于航天员来讲,空间站任务是全新的,它的飞行时间更长、技术状态更新、任务难度更大——尤其是空间站出舱任务,航天员要在太空中操作机械臂,进行舱外维修等工作,这些都是以往没有的。

航天员完成一次针对空间站任务的水下训练,体能消耗相当于跑一次“全马”

记者:针对空间站任务的训练,强度如何?

王亚平:针对空间站任务的每项训练,都十分具有挑战性。以模拟失重水槽训练为例,我们每次水下训练都会持续四到六个小时,体能消耗巨大。曾经我们有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每次水下训练的体能消耗相当于跑一次“全马”。

在水下训练时,航天员所穿服装会有四十千帕的余压,这就需要我们先用一部分力去和服装对抗,然后再做动作,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力量消耗。记得我刚来航天员大队时,听师兄们讲,每次水下训练完成后,手会抖得连筷子都拿不稳。

训练虽然艰苦,但我累并快乐着

记者:强度这么大的训练,很想知道您练完后是怎样的心情?

王亚平:每次练完都会很高兴。因为在我心里,会觉得自己又练了一次,离梦想就又近了一步。

在我们航天员眼中,本次的空间站任务迫在眉睫,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在刻苦地训练。你看,我这胳膊上的肌肉块练得“杠杠的”,也是在为空间站任务不断提升自我。

航天员大队成立20多年来,有一个按钮从未被按下

记者:还有哪些训练让您印象深刻?

王亚平:我们女航天员在参加选拔前,离心机是让我最害怕的一个项目。我们平时坐的过山车,当速度很快时,人身体所承受的过载大概是两个G左右——而对于我们离心机训练来讲,身体最多要承受8个G的过载。

更形象地讲,8个G相当于8个你自身的重量压在身上。做训练时,我们的脸会变形,胸部会感觉到极度压迫而呼吸困难,眼泪也会不由自主地往外流,根本控制不住。

记者:在进行这项训练时,有没有一个机制能让机器停下来?

王亚平:有的。我们的左手边会有一个暂停按钮。但是,在我们航天员大队成立的20多年时间里,没有一个航天员按下过它。在我心中,这个按钮是不存在的。我想,这就是一种信念、一种意志。

“神五”发射后,“成为航天员”的种子在心中生根

记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要成为一名航天员的?

王亚平: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时,当时还是飞行员的我和战友在电视机前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我看着火箭灿烂的尾焰,内心突然萌生了当航天员的想法:中国有自己的男飞行员、女飞行员,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男航天员,那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就在那个时刻,我的心里悄悄种下了一颗“航天的种子”。

从飞上天空到飞入太空,我用了十年

记者:从一名飞行员到一名飞入太空的航天员,您用了多长时间实现了这一梦想?

王亚平:2009年,我当时在飞行部队,有一天接到第二批航天员选拔的通知,我马上就报名了。最开始的时候,家人觉得航天员太危险,是不同意的。记得我父亲开玩笑说:“你在地球上飞一飞就行了,跑到地球外面多危险?”但后来,家人看我很坚定,也就无条件地支持了我的决定。

我自己也没有想到,2003年植根在心中的航天梦,在十年之后实现了——2013年,我作为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乘组成员飞上了太空。

如果能再上太空,我一定会带着女儿送的礼物,还要为她“摘星星”回来

记者:上一次您去太空时还不是妈妈,如果有机会再上太空,作为母亲的您是否会有不同的感受?

王亚平:我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我想,这次我肯定会带一个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上去。在院里的大马路上,有我们上过太空的11位航天员的照片,我女儿每次走过那里时都会远远地指着说:“那是我妈妈!”因为年龄小,尽管我女儿还不懂航天员是做什么的,但她会觉得这份职业很神圣,让她感到骄傲和自豪。

如果能够再次上太空,我会对女儿说:“妈妈要去太空给你摘星星回来,等着妈妈!”——这是她的愿望,我不能食言。

年轻人一定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记者:您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您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王亚平:我想对他们说,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总有一天你能触摸到它。作为年轻人,一定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记者:对于太空中的一些未知情况,您是否也有过害怕和恐惧?

王亚平:有很多人曾经问我,在神舟十号飞船发射的那一刻,你在想什么?是否害怕和恐惧?我想说,在发射的那一刻,我的脑海里只有六个字:责任、使命和圆梦。

于我而言,在我的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时刻——当年义无反顾地参加航天员选拔、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身穿航天服准备为国出征太空……在这些时刻,我心里充满的都是对祖国的热爱、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热爱,让我有勇气克服重重困难走到现在。

期盼能够再次为祖国出征太空

记者:2013年您已经执行过“神十”任务,是否还会期待再次出征太空?

王亚平:能够再次飞上太空是我最大的梦想。在追梦的过程中,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也能让我们个人的梦想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当中。在未来,中国的空间站是我们中国人在太空的家,这对于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是一个里程碑,也是我们国家建设航天强国的一个标志性的工程。对我们航天员来讲,我深刻体会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也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虽然我在2013年执行过一次载人航天任务,但我也期盼着能够再次为祖国出征太空。

总监制:刘思扬

监制:汪金福、陈二厚

出品人:孙志平、李学勇

制片人:樊华

统筹:韩珅、李国利、董千齐

策划:张扬

记者:张扬、杨志刚、刘春晖、马原驰、赵世通、李桢宇、邓驰旻、琚振华

编辑:李桢宇、赵世通、马原驰、麦淩寒、宋育泽

视觉:马原驰、尚文意

鸣谢:中国航天员中心

新华社张扬工作室制作

新华社音视频部

新华社军分社

联合出品

 

  以上就是【新华社记者张扬对话王亚平:因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网。
 

本文地址:http://hot1.ffsy56.com/newsdetail1496146.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56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56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推荐图文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新闻投稿、广告联系客服QQ:344287590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