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商务部25日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商务部条法司副巡视员叶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发改委、商务部将着手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明确和细化清单调整频次、方式、流程,探索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调整第三方评估机制。通过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不断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缩减清单事项,优化清单结构,增强清单事项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完备性。
发改委体改司司长徐善长在发布会上介绍,清单主体包括“禁止准入类”和“许可准入类”两大类,其中禁止准入类4项、许可准入类147项,一共有151个事项、581条具体管理措施,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相比,事项减少177项,具体管理措施减少288条。
对于未来负面清单会否进一步缩减,叶军表示,近年来,“放管服”改革力度很大,取消了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列入《清单(2018年版)》的事项比《清单(试点版)》有所减少,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但是,列入清单的市场准入环节管理措施确实依然较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的余地仍然很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空间依然很大。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非禁即入”机制越来越成熟,但未来需完善与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健全完善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相适应的审批体制,从此前差别化管理转变为统一化管理,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