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内部族群矛盾引发的冲突导致以色列强势介入,使这场内部冲突演变为以色列对叙利亚的军事打击。内塔尼亚胡以保护德鲁兹人为口号,为以色列出兵提供了政治依据。以色列使用“掩体破坏者”钻地炸弹袭击了叙利亚国防部大楼,这一象征性建筑在烟尘中被摧毁,标志着叙利亚主权受损。
中东地区局势再度紧张,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的武装冲突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冲突背后不仅有复杂的族群矛盾,还有以色列的强势介入,使得局势更加复杂。随着冲突升级,中东11国联合谴责以色列,将地区冲突推向新的外交对抗层面。
叙利亚危机自2011年爆发以来,持续多年的动荡给国家带来沉重灾难。苏韦达省是德鲁兹人的主要聚居地,德鲁兹人与国内其他族群在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矛盾。此次冲突的导火索是当地德鲁兹武装派别和贝都因部落之间的矛盾激化。叙政权武装进入苏韦达市后与德鲁兹武装派别发生巷战,尽管达成停火协议,但未能有效执行,冲突依旧激烈。
以色列迅速介入叙利亚南部冲突,改变了该地区的局势走向。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以色列希望在叙利亚南部建立安全缓冲区,不允许叙政权武装力量进入。此外,以色列国内政治因素也影响其决策。内塔尼亚胡试图通过军事行动提升民意支持度,巩固执政联盟。同时,以色列德鲁兹人群体对叙利亚德鲁兹人权益受损表示关注和不满,向政府施压要求干预。